春天高考考试:独属上海当地化特点的一次高考考试,简称“春考”其本身就是一种录取渠道,在每年的1月份的第一个周末进行考试,覆盖当地25所市属院校,招生规模达2000+人,对于那些小三门成绩摇摆不定吃不准的孩子走春考录取是比较合适不过的,考试困难程度与6月的秋天高考考试旗鼓相当,其中春考的外语考试也就是首次外语高考考试,所以无论是成绩好还是不好的孩子都是一次很好的练手机会(18年开始四校八校也强制参加)。
本科提前批:提前批次比较特殊,招生的院校、专业很特殊,涉及军事、公安、航海、政法、海关、护理、飞行、公费师范,除此之外还包含香港中国大陆招生的港中深、港中大;中外合作院校上纽大、昆山杜克与用综合评价模式招生的上科大、南科大。
本科普通批:上海高考考试中招生规模最庞大的录取渠道,招生院校、专业种类广泛,是每位高考考试生都需要要参加的,全国院校每年在沪招生规模达27000+,其中上海院校为19000+,占比约70%。
零志愿:特指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沪的裸考招生,能被零志愿录取的孩子都是是金字塔顶端的,各专业组最低录取线均达到613分及以上,全上海只录取了55人,困难程度不言而喻,不管有没录取,填了零志愿的人也是勇气可嘉!
综合评价批:通过结合高考考试成绩(85%)与面试成绩(15%)来综合录取,覆盖当地4所985院校、5所211院校、1所双一流院校(中医大)与1所外地大学(浙大中外合作)招生量极少,只有2200+,其中复旦交大本部包含麾下医学院就招揽了50%+的量,对于想搏一搏复交的孩子综评是必走的。所以入围困难程度相当高,和之前的自招不同,它卡的不是初审的门槛,而是高考考试成绩门槛,想在综评中存活下来没足够硬的分数是不可以的。
强基计划:2020年新亮相的招生渠道用来替代以前的高校自主招生,国内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全部入选,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有关专业范围招生,抛弃了原自招的一系列入围条件(奖项、专利、论文与降分录取)将录取模式调整为“高考考试成绩(85%)+综合考评+综合素质评价”。乍眼一看和综评类似,所以高考考试成绩不管在哪儿都是硬通货。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多年前为了保障农村学生而颁布的招生政策,目的是为了提升农村学生就读重点大学的比率,这个计划只有本市农村户籍的考生才能填报,本市的海事、上理工、华政、上外贸、上海海大、上大、中医大8所院校参与招生,招生规模200个左右。
保送生:是指符合保送条件的学生经过中学推荐,通过测试即可进入指定大学就读,保送生无需参加高考考试,但条件也是很苛刻的,通常来讲需要考生拿到省级出色学生称号或在五大学科及其他竞赛中获得肯定级别奖项的学生才能拿到资格,经过教育部批准的外国语中学也是可以申请保送的,譬如上海的上外附中、浦外,保送上国外国语大学的就占了大半。
高水平艺术团:艺术团和普通的艺术专长生不同,不少父母都搞混淆了,高水平艺术团的是为了加大高校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建设而招生的,录取后就直接是这个大学内的艺术社团成员了,招生包含器乐、声乐、舞蹈、话剧等等,但美术、书法、播音主持不纳入艺术团招生,对于考生的艺术专长条件需要非常苛刻,所以只须通过了考核的学生,艺术团招生也提供了降分录取打折政策,最高降分到一本线(上海是500分)直接录取。
高水平运动队:同样,高水平运动队≠体育专长生,考试报名运动队对考生的年龄、等级证书与体育比赛的名次都有需要,最高需要需要考生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证书。
艺体专长生:面向全国招收在艺术、体育范围有专长的考生,以文化成绩+专业统考、校考成绩成绩综合录取,专业统考包含美术与设计学类、编导类、播音与主持艺术类、表演类、体育类、音乐学类(音乐学)、音乐学类(音乐表演—声乐)和音乐学类(音乐表演—器乐)
艺体招生在上海都设甲、乙两个批次,今年2020年也初次新增了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共存,理论上一定量帮助了高分段的孩子,选择面更广,也不会那样随便的就脱档了。

选考科目需要:在《XXXX年在沪招生专业介绍》一书当中可以看到院校单列了“选考科目需要”院校的每一个专业都对应着不一样的选科需要,当考生需要考试报名此专业组的时候其小三门(选考科目)需要与院校需要的对应,从2020年开始,选考科目需要中不同科目之间是“和”的关系,倘若复旦大学专业组1写明需要了物理、化学,考生也就需要同时选了物理和化学两门科目才能考试报名。
除此之外,选考科目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1表示思想政治、2表示历史、3表示地理、4表示物理、5表示化学、6表示生命科学,999表示不限选科需要。
公费师范生:原名叫“免费师范生”2018年更名为“公费师范生”。是教育部依托六所部署师范大学推行的免费教育(北师大、华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和西南大学)公费师范的简单理解就是“免学费”当然这一定需要有肯定代价的,代价就是入学后会和学校签个三方协议,在毕业后需要去指定地址执教数年,这每一个学校需要不同,但大部分都是去郊区,为了支援并提升贫困区域的教育水平。
师范生:从字面理解,与公费师范生的差别就是减去了“公费”二字,等于“自费师范生”没免学费等条件,不过师范生是可以有资格考取教师资格证的,为了那些以后想去做老师的学生而筹备,在上海高考考试中,大部分师范专业都只在提前批招生,有意向的可以提前关注好!
小语种:顾名思义就是相对英语来讲,受众面非常小的语种,譬如法语、西班牙语、俄语..
定向生:两种路径,(1)企业就业定向,是指高校和就业单位有合作关系,考生可以直接签合同在毕业后直接前往指定就业单位进行就业,譬如立信在春考招的金融学(农行定向)就是这意思。(2)地区就业定向,是指为了帮助提高贫困区域的教育水平,考生需在毕业后前往指定地区就业,譬如说上师大的崇明定向,定向就业地址就在崇明。
不报不录:官方说法是“只录取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简单理解就是你不填报这个专业就不会投档,也不会被纳入调剂范围。
大类专业:在招生专业介绍一书上,相信大伙能看到"XX类"专业,譬如说金融学类、机械类等如此的专业都是“大类专业”。指的是在考试报名时不细分专业,入学后在大一末期或大二初期,依据在校绩点/专业考试再来细分专业,那时候会有第二次填报选择。
限报专业:比如有需要视力、是不是色盲色弱、单科成绩等需要的专业都是限报专业,当你填报的某专业组内正好有这类不符合考生条件的限报专业是很危险的,甚至有退档可能,这个就需要你小心填报!
转专业:是指在入学后参加某专业的专业考试,通过后即可转入你想进的专业,也为考生在大学入学后提供了第二次机会!
高收费专业:特指“中外合作专业”因收费太贵而出名,历年也有不少考生因操作不当被调剂入了高收费的中外合作专业,所以有些专业也是人见人怕,但并非所有高收费专业都是差专业。